衰容常懒栉,病发岂胜簪
出处:《县斋春书十二韵》
宋 · 寇准
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
江到荆门阔,山连蜀国深。
峡云长映日,蛮雨易成霖。
群雀鸣春院,饥猿叫夜岑。
庭荒多古木,地僻见沙禽。
印锁残阳后,人归叠翠阴。
思乡空索寞,素分信浮沉。
乐静稀尘累,甘闲负壮心。
衰容常懒栉,病发岂胜簪。
寡欲慵求友,防邪每自箴。
浇风终耻合,前事固难谌。
望断天涯外,离魂欲不禁。
江到荆门阔,山连蜀国深。
峡云长映日,蛮雨易成霖。
群雀鸣春院,饥猿叫夜岑。
庭荒多古木,地僻见沙禽。
印锁残阳后,人归叠翠阴。
思乡空索寞,素分信浮沉。
乐静稀尘累,甘闲负壮心。
衰容常懒栉,病发岂胜簪。
寡欲慵求友,防邪每自箴。
浇风终耻合,前事固难谌。
望断天涯外,离魂欲不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县斋春书十二韵》,描绘了作者在偏远县衙中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清幽的环境,如江宽、山深、峡云映日、春鸟鸣叫,展现了自然之美。然而,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以及对官场繁务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写出了诗人公务之余的宁静,只有高声吟诵以抒发情怀。"寡欲慵求友,防邪每自箴",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自我反省的生活态度。"衰容常懒栉,病发岂胜簪",则揭示了诗人年老体衰,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体现了寇准作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