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出处:《见陈月观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王奕
鳌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龙老,天寿先生续正音。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龙老,天寿先生续正音。
注释
鳌:古代神话中的大龟或蛟龙。转:旋转。
山空海失深:形容景象开阔,海面显得更深。
仙人:神话中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抱月:怀抱明月,象征高洁。
高吟:大声吟诵。
春秋:历史纪年法,也寓含王道伦理。
尊王义:尊重王者,遵循王道。
皇极:帝王统治的最高准则。
经世心:关乎世事、治世的用心。
文声:文化声誉,学术影响。
学校:教育机构。
史笔:历史记载。
山林:隐居之地,象征深远。
太邱:古地名,可能指有学问的前辈。
元龙:古人名,这里泛指前辈学者。
天寿:长寿之意,此处可能指长寿的学者。
正音:正确的学术传承。
翻译
巨鳌旋转,山川空旷海变浅,仙人怀抱着月亮独自高声吟唱。春秋两字承载着尊崇王道的深意,皇极一书寄托了永续世间的决心。
千年的文化声誉支撑着教育,万年的史书记载藏于山林之中。
太邱古老,元龙前辈已老去,天寿先生接续正统之声。
鉴赏
这首诗是王奕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见陈月观二首》(其一)。王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在诗中展现了他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鳌转山空海失深" 一句,通过鳌鱼攀登神山的壮观景象,描绘出一幅宏伟的山海之境,同时也隐喻着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仙人抱月自高吟" 则描写了一位仙人手持明月,在高处歌唱,这不仅是对仙界美好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愿望。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中,“春秋”指的是《春秋》这部经典,它不仅是一部历史书籍,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化和历史评判。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正义的尊崇,以及这种尊崇跨越时空,根植于人们心中。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表达了诗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历史记载的重要性。"千载文声"指的是文学和文化的传承,而"万年史笔"则是指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这两句强调了文化与历史的持久价值,以及它们在后世教育中的作用。
最后,"太邱古矣元龙老,天寿先生续正音" 中,诗人提到了“太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时代),以及“元龙老”,这可能是对某位历史人物的称呼。"天寿先生"则可能是对一位长寿而有智慧之人的尊称。而“续正音”表达了诗人希望继续传承正统的声音,即保持文化和道德上的正确方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记载和文化教育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希望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被后世所珍视并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