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先成晕,虫吟不识名
出处:《閒夜》
宋 · 李觏
披衣坐小亭,夜气拂人清。
月暗先成晕,虫吟不识名。
举杯期混沌,开卷赏茎英。
此兴知谁会,松风鹤睡惊。
月暗先成晕,虫吟不识名。
举杯期混沌,开卷赏茎英。
此兴知谁会,松风鹤睡惊。
注释
披衣:穿着衣服。小亭:小型的亭子。
夜气:夜晚的凉爽气息。
晕:月光周围的光晕。
虫吟:虫子的叫声。
混沌:形容模糊不清或未分化的状态。
茎英:比喻书中的精华内容。
松风:松树间的风。
鹤睡:鹤在沉睡。
翻译
我披着衣服坐在小亭子里,夜晚的凉气让人感到清新。月光昏暗,先在周围形成一圈圈光晕,虫鸣声虽有但叫不出名字。
我举起酒杯期待着混沌的境界,翻开书卷欣赏其中的精华。
这份兴致谁能理解呢?只有松林间的风和静睡的鹤才会被惊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坐在小亭中,感受着清凉的夜气。月亮被薄雾所笼罩,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虫鸣的叫声在空中回荡,但却难以辨识它们的名字。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表现出了他对于未知世界的尊重和好奇。
“举杯期混沌”一句,通过举杯这个动作传达出诗人对宇宙、对生命的深思和感慨。这不仅是一个饮酒的动作,更是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精神上的沟通。
“开卷赏茎英”则表明了诗人在夜静人稀的时候,独自欣赏着书卷中的知识和智慧。茎英指的是书卷中那些精美的篇章,它们如同花朵般绚丽多彩,令人沉醉。
最后两句“此兴知谁会,松风鹤睡惊”则流露出诗人在这种宁静夜晚之中的独特情感。诗人问道,在这样一个深夜,当他心中涌动着的激情和喜悦,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而那轻柔的松风却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鹤,似乎连自然界也对这份静谧感到惊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独处感受,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在夜深人静之时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