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过泛蒲后,堂开曲港滨
明 · 邓云霄
节过泛蒲后,堂开曲港滨。
白鸥元狎客,丹荔似佳人。
夏盛一阴长,年荒三径贫。
宜乘晚潮至,击水贷波臣。
白鸥元狎客,丹荔似佳人。
夏盛一阴长,年荒三径贫。
宜乘晚潮至,击水贷波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时节在镜园赏荔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节气的变化、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微妙表达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首联“节过泛蒲后,堂开曲港滨”描绘了赏荔的地点,泛蒲之后,堂前开敞,曲港环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环境氛围。接着,“白鸥元狎客,丹荔似佳人”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鸥比作常来的客人,丹荔则如同美丽的佳人,形象地表现了白鹭与荔枝的和谐共处,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
“夏盛一阴长,年荒三径贫”则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艰难生活,夏季虽盛,但阴雨连绵,丰收无望,三径(指隐居之地)因年成歉收而显得贫瘠。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最后,“宜乘晚潮至,击水贷波臣”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傍晚时分乘着潮水来到这里,与朋友们一起划船游玩,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乐趣。这不仅是一次赏荔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与精神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