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
出处:《即席和丁夔帅送行诗韵 其一》
宋 · 魏了翁
人生行止莫非天,去国重来十七年。
学自孔颜期有是,道非尧舜敢陈前。
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
若得时清身不辱,尽教人道是登仙。
学自孔颜期有是,道非尧舜敢陈前。
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
若得时清身不辱,尽教人道是登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人生行止莫非天",揭示出诗人认为人的命运和行为皆由天定,暗示了宿命论的思想。接下来的"去国重来十七年",表达了诗人离别故土多年后再次回归的经历,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学自孔颜期有是,道非尧舜敢陈前",表明诗人以孔子、颜回为学习榜样,追求道德修养,但又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与尧舜这样的圣贤相比,体现了儒家的谦虚精神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忧时正念梁瓯缺,视己当如赵璧全",诗人关注国家时事,忧虑国家的缺失,同时自我要求严格,视自己如同赵国的宝玉,虽有瑕疵但仍视为完整无缺,表达了对个人品性的高标准和对国家的忠诚。
最后两句"若得时清身不辱,尽教人道是登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里,能保全自身名誉,不被玷污,从而赢得世人赞誉,仿佛成仙般超脱。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修身立德,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