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出处:《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其三》
宋 · 张栻
泗上当时鼓瑟人,风雩岂是乐闲身。
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注释
泗上:泗水,古代河流名,这里代指孔子的故乡鲁国。鼓瑟:弹奏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岂是:难道只是。
乐闲身:享受悠闲的生活。
言外:话语之外,暗含之意。
默传:无声地传达。
千圣旨:众多圣贤的思想或教诲。
胸中:心中。
四时春:四季如春,象征永恒的智慧和生机。
翻译
当年在泗水边弹奏瑟乐的人风雩祭祀怎能只为闲适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泗水之滨,听见有人弹奏瑟乐的场景。"风雩岂是乐闲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悠扬瑟声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它不仅是一种耳目之娱,更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让他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舒畅。"言外默传千圣旨"可能是指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那些难以言传的深邃思想和情感,这些都是超越语言文字,直接心灵相通的交流。而"胸中长有四时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无论外界如何变换,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如同永远的春天。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