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才子就题黄绢语,高僧多讽碧云篇全文

才子就题黄绢语,高僧多讽碧云篇

绝境良辰少两全,支筇莫倦到山巅。
清谈已可忘樽俎,真乐何劳听管弦。
才子就题黄绢语,高僧多讽碧云篇
孤舟欲去更回首,天半楼台生晚烟。

注释

绝境:困境。
良辰:美好的时光。
支筇:拄着竹杖。
倦:疲倦。
山巅:山顶。
清谈:清淡的交谈。
樽俎:宴席上的酒食。
真乐:真正的快乐。
管弦:音乐。
黄绢语:才子们的诗句。
高僧:高僧。
讽:引用。
碧云篇:深奥的佛经篇章。
孤舟:独自的船只。
回首:回头。
天半楼台:半空中的楼阁。
晚烟:傍晚的烟雾。

翻译

在困境中很难同时拥有美好的时光和一切顺利,拄着竹杖也不要疲倦地攀登到山顶。
清淡的交谈已经足以让人忘记宴席的欢乐,真正的快乐又何必依赖音乐呢。
才子们在题诗时出口成章,高僧们则常引用深奥的佛经篇章。
独自乘船离去时,还不禁频频回首,只见半空中楼阁在傍晚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幽静之境的诗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自在超脱。"绝境良辰少两全"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难以到达、但却是美好时光的向往。"支筇莫倦到山巅"则描绘出诗人攀登山峰,直至顶端,不感到疲倦的情景。

接下来的"清谈已可忘樽俎"和"真乐何劳听管弦"显示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已经超脱了世俗的宴饮和音乐的娱乐,只需纯粹的清谈即可感到满足。

"才子就题黄绢语"可能是在提到诗人的友人或同道也在此地留下了诗句。"高僧多讽碧云篇"则是对佛教高僧在这片碧绿的云间诵读经文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两句"孤舟欲去更回首,天半楼台生晚烟"则是诗人在准备离开美丽的山中之时,又不忍心离去,只得回头再看一眼。楼台上升起了晚烟,为这美好的景致画上了一个温馨的句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山水田园诗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