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到惊秋尽,无云天欲垂
出处:《勉诃林诸衲》
明 · 释函是
寒到惊秋尽,无云天欲垂。
道情添老大,人事暗迁移。
扫叶供烹茗,担泉先灌葵。
韶光应共惜,世路此何时。
道情添老大,人事暗迁移。
扫叶供烹茗,担泉先灌葵。
韶光应共惜,世路此何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季节更迭与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寒到惊秋尽”,以寒气的侵袭暗示秋天的终结,引发对时光流逝的警觉。接着,“无云天欲垂”一句,通过天空的阴沉预示着某种压抑或即将来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道情添老大,人事暗迁移。”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哲理和世事变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道情”不仅指宗教情感,也包含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思考。“人事暗迁移”则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万物的不断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下半部分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扫叶供烹茗,担泉先灌葵。”通过这些日常活动,诗人展现了生活的诗意和对自然的亲近。扫叶煮茶,汲水浇葵,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这样的行为在忙碌的世事中显得尤为珍贵,成为心灵避风港的一隅。
最后,“韶光应共惜,世路此何时。”诗人呼吁珍惜时光,同时对未来的世事感到迷茫和不确定。这句话既是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多变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以及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