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风雷恣喷薄,古今日月与沉浮
出处:《题积石》
明 · 张涣
天上黄河天际通,凿山原有此山头。
两崖丹峭千寻壁,一带横看万里流。
昼夜风雷恣喷薄,古今日月与沉浮。
追游漫有穷源兴,欲向昆仑问十洲。
两崖丹峭千寻壁,一带横看万里流。
昼夜风雷恣喷薄,古今日月与沉浮。
追游漫有穷源兴,欲向昆仑问十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人张涣以“天上黄河天际通”开篇,将黄河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视觉效果。接着,“凿山原有此山头”一句,既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两崖丹峭千寻壁,一带横看万里流”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黄河两岸悬崖峭壁的雄伟壮观,以及河水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诗人巧妙地运用“千寻壁”和“万里流”,不仅突出了黄河的长度和高度,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昼夜风雷恣喷薄,古今日月与沉浮”则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动态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黄河都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这里,诗人将黄河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如日月、风雷相提并论,强调了黄河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追游漫有穷源兴,欲向昆仑问十洲”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诗人想要追寻黄河的源头,甚至想象着前往传说中的昆仑山和十洲,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追求和对宇宙广阔空间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探索精神的追求,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