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出处:《送曹深叟之越》
宋 · 赵汝燧
几时重握手,未可便轻离。
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
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
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
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
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注释
几时:何时。重:再次。
握手:相会。
轻离:轻易分离。
路:道路。
指:指向。
千岩:千座山岩。
去:前往。
程:行程。
宽:宽裕。
一月期:一个月的期限。
扪:摸索。
萝:藤萝。
窥:探寻。
禹穴:大禹洞穴。
剥:剥开。
藓:青苔。
读:阅读。
曹碑:曹氏碑文。
必:一定。
自:从。
兰亭:兰亭(著名的书法胜地)。
过:经过。
方:才。
当:正值。
春暮时:暮春时节。
翻译
何时能再次相会,切勿轻易分离。道路通向千岩深处,行程安排了一个月的期限。
攀援藤萝探寻大禹洞穴,剥开青苔阅读曹氏碑文。
一定要途经兰亭,那时正是暮春时节。
鉴赏
这首宋诗《送曹深叟之越》是赵汝燧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曹深叟即将远行越地的深深惜别之情。首句“几时重握手”,写出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暗示了离别之痛;“未可便轻离”则强调了此次分别的不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描绘了曹深叟的行程,他将沿着千岩万壑的道路远行,旅程漫长,预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
“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这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旅途中的情景,如攀援藤萝探寻大禹遗迹,剥开苔藓阅读古代碑文,既寓含了对友人学识的赞美,也寄寓了对友人旅途文化的探寻和寄托。
最后,“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诗人提醒曹深叟一定会经过著名的兰亭,那时正值春天将尽之时,暗含了对友人此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春光中找到慰藉,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伤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厚,又有对友人旅途的关切,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