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多少涓人求骏马,黄金能不待君来全文

多少涓人求骏马,黄金能不待君来

明 · 欧大任
剧辛乐毅已尘埃,突兀昭王百尺台。
多少涓人求骏马,黄金能不待君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交织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剧辛乐毅已尘埃”,开篇即以“剧辛”和“乐毅”两位古代名将的典故起笔,暗示英雄人物虽已逝去,但他们的事迹却如同尘埃般散落在历史长河之中,难以抹去。这里运用了“已尘埃”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英雄的消逝,引出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突兀昭王百尺台”,接着点出“昭王百尺台”,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象征着历史的见证和英雄的纪念。通过“突兀”二字,强调了这座高台的巍峨壮观,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功绩的崇敬之情。百尺台的高度,既是对昭王功业的夸张描述,也是对历史成就的无限向往。

“多少涓人求骏马,黄金能不待君来。”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的思考。这里“涓人”指的是寻求骏马的人,他们为了得到一匹良驹而不惜花费黄金。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无论是古代的英雄还是现代的涓人,都对卓越之物有着不懈的追求。而“黄金能不待君来”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真正的价值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的对比,以及对英雄事迹与个人追求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