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全文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

出处:《次韵郑总干 其二
宋 · 方岳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诗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灯谁与共,秫田可酿不须赊。
何年又赋高轩过,豆粥犹能办咄嗟。

注释

我亦思兮:我同样思念。
天一涯:遥远的天边。
樊川诗老:指唐代诗人杜甫。
此曾家:这里曾是他的居所。
九夫容隔:九个农夫分散。
秋风浦:秋风吹过的河边。
一独速眠:独自难以入睡。
春雨蛙:春雨中的蛙声。
竹屋有灯:竹屋内有灯。
谁与共:无人共享。
秫田可酿:秫田里的谷物可以酿酒。
不须赊:不必去借。
何年又赋:不知何时再次。
高轩过:贵客来访。
豆粥犹能办:还能煮豆粥招待。
咄嗟:即刻,形容动作迅速。

翻译

我也思念那遥远的天边,樊川的诗人前辈曾在此居住。
秋天的风中,九个农夫劳作相隔,独自的我在春雨中难以入眠,只能听到蛙鸣。
竹屋里只有灯光陪伴,无人共享,秫田的酒虽好,也不必去借。
不知哪一年,你又能来访,那时我还能煮上一碗豆粥,无需多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次韵郑总干(其二)》。诗人在此作中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我亦思兮天一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内心世界的向往,这里的“天一涯”指的是极其遥远的地方,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寄托。

“樊川诗老此曾家”,这里的“樊川诗老”很可能是指古代的隐者或诗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九夫容隔秋风浦,一独速眠春雨蛙”,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田园生活景象。九夫可能是指一片开阔的水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秋风的萧瑟和春夜蛙声的宁静。

“竹屋有灯谁与共”,此句传递出一种独处的孤独感觉,但这份孤独并不是悲凉的,而是充满了自得其乐的意味。诗人在竹屋中点燃灯火,虽然身边无人相伴,却也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秫田可酿不须赊”,此句表明诗人的生活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向外求取。秫田即指可以酿酒的谷物田地,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依赖和满意。

“何年又赋高轩过”,这里的“何年”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或是怀念过去,而“高轩”则是一种高耸的车辆,常用来比喻官职或荣华富贵。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未来再次获得功名利禄的愿望或者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豆粥犹能办咄嗟”,最后一句则是说尽管生活简朴,但仍然能够享用到简单的美食——豆粥,并且感到满足。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也体现了一种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理想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