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随风势斜穿户,谁在云端巧雨花
出处:《次花翁第二雪》
宋 · 杜范
创见飞琼粲晚华,已闻得句压刘叉。
乱随风势斜穿户,谁在云端巧雨花。
恼杀饥乌寻屋角,寒惊宿雁失汀沙。
此时清绝难酬赏,羔酒谁言胜凤茶。
乱随风势斜穿户,谁在云端巧雨花。
恼杀饥乌寻屋角,寒惊宿雁失汀沙。
此时清绝难酬赏,羔酒谁言胜凤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飞琼:形容女子如仙子般美丽。晚华:夜晚的光彩,这里指月光。
压刘叉:超越或胜过诗人刘叉的才情。
巧雨花:比喻优美的诗句,如云中之花。
恼杀:极度使...烦恼。
寒惊宿雁:寒冷使栖息的雁群受惊。
羔酒:美酒的一种,用羔羊为原料酿制。
凤茶:传说中的珍奇异草泡成的茶,喻指极佳的饮品。
翻译
月光下,仙子般的美影如繁星闪烁,她的才情已经超越了诗人刘叉。诗篇随风随意地穿过门窗,仿佛云端的仙女撒下了巧妙的文字花朵。
饥饿的乌鸦在屋檐寻找食物,寒冷让过夜的大雁惊慌失措,忘记了沙滩。
这番清冷的景象难以用语言回报,即使美酒也无法与凤舌般美妙的诗相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的雪景,诗人通过精美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在雪中的奇妙变幻。"创见飞琼粲晚华"一句,以“飞琼”比喻雪花的洁白和轻盈,"已闻得句压刘叉"则表明诗人对前人的佳作已经有所耳闻,并自信自己的作品可以与之媲美。
"乱随风势斜穿户"写出了雪花在风中飘舞、穿过窗户的景象,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谁在云端巧雨花"则是诗人对这场雪的赞美,似乎是在询问是谁在云端巧妙地织造出这样美丽的雪花。
"恼杀饥乌寻屋角"和"寒惊宿雁失汀沙"两句,分别描绘了乌鸦因饥饿而寻找食物的窘境,以及大雁因为寒冷而迷失方向的情形,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诗歌的丰富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此时清绝难酬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雪景之美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心情,而"羔酒谁言胜凤茶"则是诗人在品味这份静谧与孤独时,不禁思考起生活中的小快乐,比如品尝羔羊肉和饮用好茶之间的比较,彰显出诗人的个性和对生活细节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