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永我日,妙香横博山
出处:《次韵子绍送春七绝 其七》
宋 · 周紫芝
青春不识回,岂但春去闲。
何以永我日,妙香横博山。
何以永我日,妙香横博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次韵子绍送春七绝(其七)》中的第七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
“青春不识回,岂但春去闲。”这两句开篇即以“青春”与“春”相提并论,将青春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相联系,暗含着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不识回”三字,既是对青春不再的直接表述,也隐含了对生命循环往复的哲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何以永我日,妙香横博山。”这两句则转向对如何延长或充实日常生活的思考。在面对时间的不可逆转时,诗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与慰藉,通过“妙香”这一意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博山”作为古代焚香的器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智慧与高远的精神境界。整句表达了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寻找诗意与意义的渴望。
综观全诗,周紫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春逝的感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