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天地远,谁为作权衡
出处:《赠范鲁仲》
宋 · 杨杰
人急生前计,子图身后名。
重来天地远,谁为作权衡。
重来天地远,谁为作权衡。
鉴赏
这首诗《赠范鲁仲》由宋代诗人杨杰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人性中的急功近利与后世之名的矛盾,以及人生与宇宙间距离的遥远,引人深思。
“人急生前计”,开篇直指人性中急躁的一面,人们在生前急于谋取利益与计策,体现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心态。这种急切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往往忽视了长远的考虑和内心的平静。
“子图身后名”,紧接着揭示了人们对于死后名声的渴望。在生命的尽头,人们希望留下某种影响或记忆,以期在后世获得认可与纪念。这种对名声的追求,虽然动机复杂,但同样反映了人性中对于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认同的渴望。
“重来天地远”,这一句将视角拉远,从微观的人类世界转向宏观的宇宙空间。它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浩瀚,强调了个人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微不足道。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在如此辽阔的宇宙面前,我们追求的名与利是否真的具有永恒的价值?
“谁为作权衡”,最后这一问句,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判断标准的质疑。在面对生死、名利的选择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平,但真正的公正与平衡却难以寻得。这不仅是对个体道德选择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深刻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生前与身后的不同追求,以及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生命价值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一次对更广阔社会与宇宙意义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