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潮何处泊,听雨共更长
出处:《闻师文过钱塘二首 其一》
宋 · 陈造
行役儿无虑,衰怀自不忘。
待潮何处泊,听雨共更长。
指俟乌供哺,先容雁著行。
更宽三日计,茫苍下归艎。
待潮何处泊,听雨共更长。
指俟乌供哺,先容雁著行。
更宽三日计,茫苍下归艎。
注释
行役:远行或劳役。衰怀:年老的心情,此处指对儿子的牵挂。
泊:停泊,指船只靠岸。
更长:形容夜晚时间漫长。
乌供哺:乌鸦反哺,比喻孝顺的行为。
雁著行:雁阵飞行,象征有序和纪律。
归艎:归航的船只。
翻译
行役中的儿子无需忧虑,我衰老的心中始终记挂着他。潮水退去时,他在何处停泊?我们一起听着雨声度过漫漫长夜。
期待着乌鸦归来喂食,也让大雁有序地排列飞行。
再宽限他三天时间,我在茫茫苍穹之下等待他的归航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闻师文过钱塘二首(其一)》中的一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儿子的关心和自己的思乡之情。"行役儿无虑"写出行人儿子在外奔波,无忧无虑,可能是因为旅途简单或有所依靠;"衰怀自不忘"则流露出诗人自己年事已高,心中却始终挂念着远方的亲人。
"待潮何处泊,听雨共更长"描绘了诗人想象儿子在钱塘江边等待潮水上涨的情景,与儿子一同度过漫长的雨夜,充满了牵挂和期待。"指俟乌供哺,先容雁著行"进一步表达了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怀,希望他能像乌鸦喂养雏鸟一样照顾自己,也期待他能如大雁有序地排列前行,安全抵达。
最后两句"更宽三日计,茫苍下归艎"则是诗人宽慰自己,给儿子多留三天的时间,想象他在茫茫苍穹之下乘船归来的画面,寄托了深厚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游子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