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金匙银箸意,鹧鸪声里路漫漫
出处:《金匙银箸滩》
明 · 黄衷
初过金匙神不寒,再过银箸正长叹。
我没金匙银箸意,鹧鸪声里路漫漫。
我没金匙银箸意,鹧鸪声里路漫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匙银箸滩的景象,通过对比金匙银箸与自身处境的差异,以及鹧鸪声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初过金匙神不寒”,以“金匙”象征富贵与奢华,暗示初次经过此地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但并未感到寒冷,暗含着对物质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再过银箸正长叹”,“银箸”进一步强调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而“正长叹”则透露出在面对如此奢华之景时内心的感慨与无奈,或许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或是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我没金匙银箸意”,直接表达了诗人与金匙银箸所代表的奢华生活格格不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役的态度。最后,“鹧鸪声里路漫漫”,以鹧鸪的啼鸣作为背景音符,增添了一抹凄凉与孤独,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声响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邃。鹧鸪的叫声似乎在述说着旅途的漫长与未知,也可能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映射,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与个人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自然景观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