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旧席鹓鸾地,老愧清班珥笔身
出处:《清明日送冯贞白仪部奉使还朝》
明 · 孙继皋
折柳偏逢插柳辰,猗兰歌向握兰人。
金尊别酒三千里,竹箭才名二十春。
蓟阙风烟驰傅入,尧天日月转圜新。
南宫旧席鹓鸾地,老愧清班珥笔身。
金尊别酒三千里,竹箭才名二十春。
蓟阙风烟驰傅入,尧天日月转圜新。
南宫旧席鹓鸾地,老愧清班珥笔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在清明时节为冯贞白仪部奉使还朝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使命的敬重。
首联“折柳偏逢插柳辰,猗兰歌向握兰人”,以“折柳”与“插柳”、“猗兰”与“握兰”的对比,寓意离别与相聚,同时借用了“折柳赠别”和“握兰相赠”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颔联“金尊别酒三千里,竹箭才名二十春”,通过“金尊别酒”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以“三千里”夸张地表现了距离之远,而“竹箭才名二十春”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名声,暗示了其在仕途上的成就。
颈联“蓟阙风烟驰傅入,尧天日月转圜新”,以“蓟阙”和“尧天”象征朝廷,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进入朝廷服务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暗示了国家政治的更新与进步。
尾联“南宫旧席鹓鸾地,老愧清班珥笔身”,以“南宫”指代朝廷,以“鹓鸾”比喻高官,表达了对友人能在朝廷任职的羡慕与尊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国家政治的关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