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
出处:《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其二》
唐 · 杜甫
野屋流寒水,山篱带薄云。
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群。
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
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
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群。
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
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
注释
野屋:野外的小屋。流寒水:流水寒冷。
山篱:山边的篱笆。
薄云:薄薄的云雾。
静应:应该很安静。
连虎穴:仿佛与虎穴相连。
喧已去:没有了喧闹。
人群:人群。
笔架:放笔的架子。
沾窗雨:有雨水痕迹。
书签:书签。
隙曛:缝隙中的黄昏光线。
萧萧:形容风声。
千里足:千里之外的声音。
五花文:五彩斑斓的花纹。
翻译
野外的小屋旁流水寒冷,山边的篱笆上挂着薄薄的云雾。这里宁静得仿佛与虎穴相连,已经没有了人群的喧嚣。
笔架上还留有窗外的雨水痕迹,书签在缝隙中映照着黄昏的余晖。
风吹过,千里之外都能听见书页的翻动声,每一页都刻着五彩斑斓的花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中隐士生活的诗。开篇“野屋流寒水,山篱带薄云”两句,以冷清的水流和飘渺的云雾,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传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群”表明在这宁静之地,即便是猛兽也不复吠叫,而喧闹的人群也早已离去,强化了山中静谧与世隔绝的氛围。
“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则转向诗人在山居中的日常生活,写出了诗人读书写作的情景。雨水沿着窗棂流下,而书签则映照出阳光透过缝隙的温暖,这些细节描摹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况。
最后“萧萧千里足,个个五花文”中,“萧萧千里足”可能指的是远方传来的消息或是诗人的思绪穿越千山万水,而“个个五花文”则形容诗人书写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如同美丽的花朵,既表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