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暇不妨闲唱和,免教来往递诗筒
出处:《官舍书怀呈罗思纯》
宋 · 王禹称
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绶逶迤一郡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县花交影笑春风。
分莎种就寻僧径,借竹编成养鹤笼。
公暇不妨闲唱和,免教来往递诗筒。
仙桂并枝攀月魄,县花交影笑春风。
分莎种就寻僧径,借竹编成养鹤笼。
公暇不妨闲唱和,免教来往递诗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同年事:指同龄人。分几般:各不相同。
墨绶:黑色的官印,古代官员的标志。
逶迤:蜿蜒曲折。
仙桂:比喻有才德的人。
月魄:月亮。
县花:县里的花,可能指当地特产或象征地方特色。
交影:倒映。
分莎种:寻找莎草种植。
寻僧径:沿着僧人的小路。
养鹤笼:用来养鹤的笼子。
公暇:公务空闲的时候。
闲唱和:悠闲地唱和。
递诗筒:传递诗筒,古人通过诗筒交流诗词。
翻译
同年的人各有不同命运,黑色的官印在郡中蜿蜒他们如同仙桂并肩攀附月光,县花倒映互相嬉笑在春风中
沿着僧人的小路寻找莎草种植,用竹子编织成鹤笼
公务之余不妨悠闲地唱和诗歌,免得频繁传递诗筒来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分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绶逶迤一郡中。"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感情,就如同用墨线测量一样均匀,一样深刻地留在心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县花交影笑春风。"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情怀。仙桂攀月,县花笑春,都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分莎种就寻僧径,借竹编成养鹤笼。"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诗人在田园中寻找自己的道路,用竹子编织成鹤的栖息之所,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公暇不妨闲唱和,免教来往递诗筒。"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邀请友人在闲暇时光一同吟唱诗歌,不必拘泥于形式,直接通过诗筒传递彼此的诗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文艺创作的乐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深刻地展现了人间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