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鹿门去,正此冒炎曦
出处:《送文铸师游襄阳鹿门》
宋 · 文同
师今鹿门去,正此冒炎曦。
野店乞晨馔,乱山吟古诗。
问程行几日,览景立多时。
我有怀贤意,凭看堕泪碑。
野店乞晨馔,乱山吟古诗。
问程行几日,览景立多时。
我有怀贤意,凭看堕泪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师:指代老师。今:现在。
鹿门:地名,古代学府或隐居之地。
冒:冒着。
炎曦:烈日。
野店:乡村小店。
晨馔:早晨的食物。
乱山:杂乱无序的山峦。
吟:吟诵。
问程:询问路程。
行:行走。
览景:观赏景色。
立:站立。
怀贤:怀念贤者。
凭看:倚靠观看。
堕泪碑:令人感伤的碑文,可能指纪念某贤者的墓碑。
翻译
老师如今离开鹿门,正值烈日当头。在野外小店求取早餐,置身乱山中吟咏古诗。
询问路程还要走几天,观赏风景已停留许久。
我怀着对贤者的思念,凝视着那座让人感伤的碑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启程前往鹿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于友人的不舍和对古人的怀念之情。诗中“师今鹿门去”一句直接点明了行程的方向,而“正此冒炎曦”则形象地描绘出夏日阳光炙热的气氛,给人以闷热感。
接下来的两句,“野店乞晨馔,乱山吟古诗”,通过对早餐的寻觅和在乱山中吟唱古诗的动作,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文人的雅致。这里的“乱山”给人以一种偏远且自然的感觉,而“乞晨馔”则透露出一丝旅行中的不便,但又恰恰是这种不便成就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诗意。
“问程行几日,览景立多时”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对美好风景的珍惜。这里的“问程行几日”显示出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希望朋友能在旅途中多停留片刻;而“览景立多时”则是诗人自己对于美景的沉醉和不愿离开的情感。
最后,“我有怀贤意,凭看堕泪碑”一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古賢遗迹(堕泪碑)的凭吊,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这里的“怀贤意”和“堕泪碑”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的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关怀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历史文化的共鸣,是一首集美好自然风光与深沉情感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