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之律吕谐,击拊鸟声锵
复有善鸣者,鸡鸣传远商。
氏名几百载,郁若兰芷香。
诗来破馀暑,如挹风露凉。
芬敷富辞藻,鲜碧逾丛篁。
铺张几案间,蔚为前修光。
读之律吕谐,击拊鸟声锵。
可踵翰林白,未逊太史黄。
东屏斯文主,书传撑满肠。
固宜苏门客,而有晁与张。
岂但如昔人,风雅能补亡。
胸中千万篇,浩若五谷穰。
况复有小坡,气习遗膏粱。
书林惟日涉,艺圃无时荒。
内有芳润融,外蔑声色戕。
篇章虽后至,岩菊擅晚芳。
又类秋芙蕖,水镜临夕阳。
顾惟糠秕扬,凛负荆棘芒。
叹予以诗隐,货药犹韩康。
何时天朗清,共泛兰亭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名为《答野渡垫宾并其子和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唐人尚五言,秀句推柳塘”两句,表明诗人对唐代五言诗的赞美,将其精美的诗句比喻为清新的溪流。此后几句通过鸡鸣声的远传和氏族名声的久远,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家世家的尊崇。接着,“郁若兰芷香”一句,以兰花比喻高洁的情操,既形象又富有韵味。
“诗来破馀暑,如挹风露凉”两句,则描绘了诗歌如同清凉的风和露水,能解暑热之苦。以下几句赞美诗人的辞藻鲜丽、文采飞扬,并将其与历代文学巨匠相提并论。
“固宜苏门客,而有晁与张”一句,指的是苏轼、晁叔和张耒等人都是文学界中的重要人物。而后,“岂但如昔人,风雅能补亡”则表达了诗人对前代文人的怀念,并认为他们的作品能够弥补时空之缺。
“胸中千万篇,浩若五谷穰”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文学积累,如同仓廪中的粮食充实而丰饶。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小坡、书林等,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才华。
“篇章虽后至,岩菊擅晚芳”一句,借用岩菊比喻自己的文学成就,即使出现在前人之后,但仍然能够发出迷人的香气。最后,“何时天朗清,共泛兰亭觞”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与友人一起在兰亭畅饮,共同享受诗意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前代文人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