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得天符下玉都,三千日里积功夫
出处:《七言 其五十六》
唐 · 吕岩
水得天符下玉都,三千日里积功夫。
祷祈天地开金鼎,收拾阴阳锁玉壶。
便觉凡躯能变化,深知妙道不虚图。
时来试问尘中叟,这个玄机世有无。
祷祈天地开金鼎,收拾阴阳锁玉壶。
便觉凡躯能变化,深知妙道不虚图。
时来试问尘中叟,这个玄机世有无。
注释
水:比喻修炼的灵力或水源。天符:天意或神秘力量。
玉都:象征仙界或神圣之地。
三千日:形容时间长久。
功夫:修炼的成果或努力。
祷祈:祈祷或恳求。
金鼎:象征着神秘力量或重要的仪式器具。
收拾:掌控或聚集。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概念,这里指天地或生命能量。
玉壶:象征着封存或保护。
凡躯:凡人的身体。
变化:指修炼带来的超凡能力。
妙道:高深的道法或智慧。
虚图:空洞的想象或虚假的东西。
时来:时机来临。
尘中叟:世俗的老人,指有经验的人。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世有无:世间是否存在。
翻译
水顺应天意降落在玉都,历经三千日里积累修为。向上天祈祷,期望开启黄金宝鼎,掌控天地间的阴阳能量,封存于玉壶之中。
忽然觉得凡人的躯体也能变化,深深理解了奇妙的道并非空谈。
时机成熟时,我询问世间老人,这深奥的道理世间是否真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修炼得道,掌握了天地间的变化规律。"水得天符下玉都"表达了诗人获得上天赐予的神秘符号,从而能够理解并驾驭宇宙之精华。"三千日里积功夫"则说明这是一场长期且艰苦的修炼过程。
"祷祈天地开金鼎,收拾阴阳锁玉壶"显示诗人通过祭祀天地,求得了通向神秘世界的钥匙,同时也能够掌控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将其封存在一个虚幻而美好的领域。
接下来的"便觉凡躯能变化,深知妙道不虚图"则是诗人通过修炼达到了肉体可变换、精神可超脱的境界,对于道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信仰。
最后"时来试问尘中叟,这个玄机世有无"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的修为充满自信,同时也在邀请世间高人来验证他所掌握的神秘道法是否真实存在。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通过诗人的内心体验和外界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中国古代道家修炼的哲思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