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割股女,引刀不爱惜
出处:《题割股老女卷》
元 · 陈方
蜂虿螫我手,阿誉须动色。
如何割股女,引刀不爱惜。
见父不见肉,视股如视石。
眼前秦越人,区区较肥瘠。
如何割股女,引刀不爱惜。
见父不见肉,视股如视石。
眼前秦越人,区区较肥瘠。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题割股老女卷》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老年女子割肉救父的壮举。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展现了人性中的伟大与牺牲精神。
首句“蜂虿螫我手,阿誉须动色”以自然界中的毒虫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痛苦,形象地表达了面对挑战时的紧张与不安。接着,“如何割股女,引刀不爱惜”则直接引入主题,赞美了一位女性为了救助父亲,不惜割下自己大腿之肉的勇敢行为。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见父不见肉,视股如视石”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女子的决绝与坚定,她将父亲的生命置于个人的痛苦之上,视自己的身体为冰冷的石头,毫不迟疑地献出宝贵的生命之源。这种超越常人的勇气和对亲情的无私奉献,是诗中最为打动人心的部分。
最后一句“眼前秦越人,区区较肥瘠”巧妙地将故事与古代名医秦越人相联系,暗示了这位女子的行为在道德和精神层面上远超寻常,其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物质的得失,而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亲情的无尽付出。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老年女子崇高品德的高度赞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歌颂了人性中的光辉一面,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牺牲、亲情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