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出处:《登堤望水诗》
南北朝 · 萧绎
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
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
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
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河堤之上,眺望水面所见之景,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开篇“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诗人独自驾车来到河边,不是为了游玩城角,而是出于一种深沉的情感。接着“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无法平息,仿佛在心中反复回荡,令人感到无尽的忧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两句,描绘了诗人旅居异乡的情景,依靠着村边的树木,望着江面上的船只和守卫的楼台,孤独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描述了河堤上的地形变化,高高的河岸突然变成了水湾,弯曲的港湾反而成了船只通行的道路,这样的自然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诗人感叹于自然界的变迁,仿佛在说,就像这变化莫测的河流一样,人生亦是如此。最后“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孔子之道,改变现状,让像泗水一样的河流重新流动,暗含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期待,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