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英
出处:《祀潮州三山神题壁 其一》
唐 · 陈元光
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英。
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
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
精诚谅斯在,对越俨如生。
木石森驺伏,云烟拂旆旌。
雨旸祈响应,龙凤敕碑铭。
清泚符神洁,香芹契德馨。
三山耀神德,万岁翊唐灵。
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
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
精诚谅斯在,对越俨如生。
木石森驺伏,云烟拂旆旌。
雨旸祈响应,龙凤敕碑铭。
清泚符神洁,香芹契德馨。
三山耀神德,万岁翊唐灵。
注释
孤随:孤独跟随。不尊士:不追求权贵人士。
幽谷:深谷。
豪英:英雄豪杰。
韬晦:隐藏才华。
妙思:奇妙的思绪。
精诚:真诚。
祈响应:祈求回应。
龙凤:象征吉祥。
符:象征。
契:契合。
万岁:永恒。
翊:辅助。
翻译
我独自一人,不追求权贵,却在幽深山谷中发现许多英雄豪杰。即使是三座名山中的隐士,也隐藏身份,忘却名声。
这些地方以美丽的山水景色著称,又蕴含着奇妙的军事智慧。
真诚在这里至关重要,仿佛面对着活生生的人物一般。
树木和石头排列有序,云雾缭绕着旗帜和军旗。
风雨晴朗,我们祈求回应,龙凤图案的碑铭传达着神圣的命令。
清水象征着神的洁净,香芹表达出美德的芬芳。
三山显现出神明的恩德,万世辅佐大唐的神圣精神。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对高洁隐逸之士的赞美和自我精神世界的映射。诗中充满了对山水的赞誉,以及对豪杰英才的颂扬。
"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英" 表示诗人对于那些不追求世俗荣耀、甘愿隐居深谷之中的士人持有一种敬仰之情。这些士人虽身处偏远,却拥有非凡的才能和气节。
"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 描写了诗人对三座山中隐逸者的赞赏,这些隐逸者不仅生活在深山之中,而且他们的名字也如同被草木所覆盖,不为世人所知。这里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俗,对功名利禄不再有所追求的心态。
"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 一方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高峻的山峰和流淌的河水;另一方面,通过“神甲兵”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如同拥有神奇力量的甲胄一般坚不可摧。
"精诚谅斯在,对越俨如生" 这两句诗强调了内心的真挚与纯净。诗人认为,真正的信念和诚意就像对越的山峰一样历久弥新,如同生命中恒久不变的事物。
接下来的几句"木石森驺伏,云烟拂旆旌。雨旸祈响应,龙凤敕碑铭。清泚符神洁,香芹契德馨"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树木和石头交织成森林,云雾缭绕在山间;雨后的清新气息与神秘的响声相应和;龙凤这样的神异之物刻于碑上,这些都是对自然界神圣不可触碰的一种敬畏。最后,“清泚符神洁”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纯净精神境界的向往,而“香芹契德馨”则象征着美好的德行和芬芳的品格。
"三山耀神德,万岁翊唐灵" 最后两句,诗人赞颂三座山的神圣之德,并表达了对这份精神力量长存的愿望,希望它能够永远伴随着唐代的英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隐逸士人的描写,以及对高洁、纯净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独立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