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莱衣华发事,空惊薤露昔人悲
出处:《苏世美夫人挽辞》
宋 · 释道潜
夫子刚中早数奇,闺门高节耸当时。
渊明晚欲归三径,德曜能从赋五噫。
不见莱衣华发事,空惊薤露昔人悲。
故知造物酬阴施,玉立诸郎富白眉。
渊明晚欲归三径,德曜能从赋五噫。
不见莱衣华发事,空惊薤露昔人悲。
故知造物酬阴施,玉立诸郎富白眉。
鉴赏
这首挽辞《苏世美夫人挽辞》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家庭荣耀的深切缅怀。
首句“夫子刚中早数奇”,以“夫子”尊称逝者,点出其人格刚正不阿,虽早年遭遇命运的不公(数奇),却依然坚守内心的原则与信念。这句既是对逝者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
“闺门高节耸当时”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崇高形象,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时社会中树立了典范,令人敬仰。
“渊明晚欲归三径,德曜能从赋五噫”运用典故,将逝者与陶渊明、刘德曜等古代文人相比较,表达了逝者晚年追求隐逸生活,以及其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如同古代文人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不见莱衣华发事,空惊薤露昔人悲”则通过描述传统习俗中的“莱衣华发”(指子女为父母祝寿时穿着华丽的衣服)与“薤露”(古代丧礼中的一种哀歌),表达了对逝者未能享受天伦之乐的遗憾,以及对其去世后引发的悲伤之情的感慨。
最后,“故知造物酬阴施,玉立诸郎富白眉”总结了逝者的美德与影响,认为上天会以其善行回报,预示着逝者的孩子们将继承其高尚品质,成为家族的骄傲,其中“玉立”形容孩子如玉般纯洁挺拔,而“白眉”则是古代用来形容老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和世代传承。
整首挽辞通过对比、引用典故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美德的传承与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