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遥闻长乐钟,金茎秋色露华浓
出处:《送林太史之京》
明 · 佘翔
蓟北遥闻长乐钟,金茎秋色露华浓。
东南不尽疮痍泪,献纳还看动九重。
东南不尽疮痍泪,献纳还看动九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送林太史之京(其二)》。诗中以“蓟北遥闻长乐钟”起笔,描绘出京城长安(蓟北代指)的宏大气象,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象征着权力和繁华。接着,“金茎秋色露华浓”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皇宫景象,金黄色的露珠晶莹饱满,寓意皇室的尊贵与富丽。
然而,诗人心意并未止于表面的繁华,他通过“东南不尽疮痍泪”表达了对国家东南地区战乱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这里的“疮痍泪”揭示了现实的苦难,与前文的宫廷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献纳还看动九重”寄寓了对朝廷决策者能够关注民间疾苦,从深宫中发出改变现状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听到底层人民的呼声,有所作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赞美京城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朝士人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