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遥怜故乡共明月,独有游子知寒风全文

遥怜故乡共明月,独有游子知寒风

明 · 王世贞
南来夜泊贞女庙,有客一二时相通。
孤蓬倚树鸟惊宿,白露湿衣人在空。
遥怜故乡共明月,独有游子知寒风
何事长安浑不见,无数浮云北望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应试夜泊贞女庙示一二友(其一)》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贞女庙泊船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南来夜泊贞女庙”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夜晚的舟行停靠在贞女庙前。接下来的“有客一二时相通”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短暂的交流,更显孤独。

“孤蓬倚树鸟惊宿”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孤蓬,倚靠在岸边的树上,鸟儿受惊飞离,营造出一种静寂而凄凉的氛围。诗人衣衫被白露打湿,形象地表现出深夜的寒意和内心的孤寂。

“遥怜故乡共明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想象着远方的故乡此刻与自己共享同一轮明月,情感真挚。然而,“独有游子知寒风”又强调了自身的游子身份,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寒冷,更是心灵的孤苦。

最后两句“何事长安浑不见,无数浮云北望中”以疑问收束,诗人质问为何身处异地,遥望长安却只见浮云遮挡,无法见到家乡的景象,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牵挂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