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石有泉,可以为家
出处:《鸡鸣一首赠宗文侄》
元末明初 · 刘基
鸡鸣朝晖,草露未晞,巢鸟于飞。
鸡鸣夕阴,草露淋淫,鸟归于林。
鸡鸣匪司时,鸟举匪有期。
氓之蚩蚩,盖亦何思?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湿我足。
夕露光如珠,我不敢踰,恐湿我裾。
谁谓河弗广,可航可荡。
风波无期,不如勿往。
谁谓林弗幽,可遨可游。
豺虎无虞,不如勿由。
中田有禾,园有树麻。
发石有泉,可以为家。
中田有麦,园有树核。
采山有蔬,可以为宅。
鸡鸣夕阴,草露淋淫,鸟归于林。
鸡鸣匪司时,鸟举匪有期。
氓之蚩蚩,盖亦何思?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湿我足。
夕露光如珠,我不敢踰,恐湿我裾。
谁谓河弗广,可航可荡。
风波无期,不如勿往。
谁谓林弗幽,可遨可游。
豺虎无虞,不如勿由。
中田有禾,园有树麻。
发石有泉,可以为家。
中田有麦,园有树核。
采山有蔬,可以为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与傍晚自然景象的画卷,通过鸡鸣和鸟儿的活动,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诗人以“鸡鸣朝晖”起笔,暗示了早晨的清新与生机,而“夕阴”则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归宿。通过“朝露”与“夕露”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提醒侄子珍惜当下。
在诗中,诗人还寓言般地告诫侄子,生活中的困难和危险如同河流的波涛和森林的猛兽,虽然看似可以探索,但实则充满不确定性。他建议侄子选择更为稳定和安全的生活方式,如在田野耕作,家园自给,过上平静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富有教育意义,体现了刘基诗歌的深沉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