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不觉老丘园,谁识襄阳一士元
出处:《赠庞祖如》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白头不觉老丘园,谁识襄阳一士元。
世作甘泉高弟子,生为曲靖好曾孙。
遗书未少黄龙洞,素业犹多白苧村。
九十不妨还好学,猗猗淇竹为君言。
世作甘泉高弟子,生为曲靖好曾孙。
遗书未少黄龙洞,素业犹多白苧村。
九十不妨还好学,猗猗淇竹为君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庞祖如(其二)》。诗中以“白头不觉老丘园”开篇,描绘了一位年迈而不觉老去的士人形象,隐居于丘园之中,与世无争,自得其乐。接着,“谁识襄阳一士元”,表达了对这位士人的独特才情和高尚品德的赞美,暗示其如同古代襄阳的名士一般,虽隐居但声名远播。
“世作甘泉高弟子,生为曲靖好曾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庞祖如的学问渊博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甘泉高弟子可能是指庞祖如在学术上的成就,而“曲靖好曾孙”则暗示他不仅在学术上有造诣,还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
“遗书未少黄龙洞,素业犹多白苧村”两句,通过描述庞祖如的书籍和产业,展现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实际生活的富足。黄龙洞和白苧村可能是指他的藏书之处和产业所在地,暗示其学问和产业的丰富多样。
最后,“九十不妨还好学,猗猗淇竹为君言”表达了对庞祖如晚年仍能保持学习热情的赞赏,并以淇竹(一种坚韧的竹子)来比喻庞祖如的品格和精神,寓意其如同淇竹般坚韧不拔,即使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不懈的学习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庞祖如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家族传承以及晚年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对这位士人的高度评价和深深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