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廉士兮不仁,吾过高兮累汝
出处:《四雏操》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嗟四雏兮二男二女,咸婴孩兮无知,未委兮其虎与鼠。
朝无食兮酸啼,数顾视兮筐筥。
为廉士兮不仁,吾过高兮累汝。
彼墨台之殉洁兮,亦薇英之独茹。
岂妻孥而同饥兮,为西山之土苴。
吁嗟乎,膏粱吾不知求兮,文绣吾不知与。
徒著书兮满家,不能易兮一肥羜。
既遭时兮不祥,分吾生兮终窭。
熬文章兮为糜,是吾心兮所组。
化呱呱兮为蠹鱼,饱六艺兮以孳乳。
天下皆晦盲兮,吾多学兮焉补。
欲号泣兮困穷,天地岂吾兮公姥。
彼鸱鸮兮肆虐,将切鸾皇兮为脯。
返岩穴兮深潜,与骨肉兮为土。
已矣乎,孔雀爱其珠尾兮,山鸡惜其文羽。
宁网罗之见罹兮,不忍濡夫微雨。
朝无食兮酸啼,数顾视兮筐筥。
为廉士兮不仁,吾过高兮累汝。
彼墨台之殉洁兮,亦薇英之独茹。
岂妻孥而同饥兮,为西山之土苴。
吁嗟乎,膏粱吾不知求兮,文绣吾不知与。
徒著书兮满家,不能易兮一肥羜。
既遭时兮不祥,分吾生兮终窭。
熬文章兮为糜,是吾心兮所组。
化呱呱兮为蠹鱼,饱六艺兮以孳乳。
天下皆晦盲兮,吾多学兮焉补。
欲号泣兮困穷,天地岂吾兮公姥。
彼鸱鸮兮肆虐,将切鸾皇兮为脯。
返岩穴兮深潜,与骨肉兮为土。
已矣乎,孔雀爱其珠尾兮,山鸡惜其文羽。
宁网罗之见罹兮,不忍濡夫微雨。
鉴赏
这首《四雏操》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四雏(幼小的孩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贫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的开篇“嗟四雏兮二男二女”,以感叹的语气描述了四个孩子的境遇,他们年幼无知,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接着,“咸婴孩兮无知,未委兮其虎与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恶劣环境中的无助与危险。随后,“朝无食兮酸啼,数顾视兮筐筥”则进一步展示了孩子们因饥饿而痛苦的场景,以及母亲们四处寻找食物的辛劳。
“为廉士兮不仁,吾过高兮累汝”一句,诗人借“廉士”的形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某些道德高尚却忽视民生疾苦现象的批评。接下来,“彼墨台之殉洁兮,亦薇英之独茹”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洁身自好与家庭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妻孥”(妻子和儿女)面对共同贫困的无奈。
“岂妻孥而同饥兮,为西山之土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和儿女共同忍受饥饿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最终可能面临的命运——如同西山上的泥土一样,被遗忘或埋没。最后,“膏粱吾不知求兮,文绣吾不知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四雏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知识力量的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