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全文

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

出处:《送丁大尹之稷山
元末明初 · 王翰
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
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
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
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

鉴赏

这首诗《送丁大尹之稷山》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官员前往稷山的情景,以及对官民关系、道德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里歌谣化已深,改辕何以慰民心”,开篇即点出送别官员的背景,百里的路程中,百姓的歌谣已经深入人心,表达了对官员的深厚情感和期待。然而,面对即将改变行程的情况,如何才能安抚民心,传递出对官员的深切关怀与理解。

颔联“情高未减蓝田记,道重宜横单父琴”,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员品德与情感的赞美。蓝田记象征着高尚的情操,单父琴则代表了道德的重量。这两句诗暗示,即使在离别之际,官员的高尚情操与道德责任依然值得人们铭记和尊重。

颈联“姑射月高秋寂寂,素汾霜落晚沉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姑射山的高月、素汾河的霜落,都为送别增添了几分凄美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尾联“福星今夜西南望,一片闲云思不任”,将情感推向高潮。在送别之夜,望着西南方向,仿佛那里的福星正指引着官员前行的方向。而一片闲云,似乎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祝福,难以言表。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官员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离别时刻复杂心情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官员品德、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官民关系、道德价值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