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仙人在何许,齐州九点烟空横
出处:《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明 · 王汝玉
潘夫子,辞雄成,好山入座双眸青。
一拳特立太古上,影落万丈之圆灵。
幽蒲叶绿弄晴旭,劲节默与吾心盟。
长飙卷沙云脚断,臞臞藓啬天无情。
孤花烨烨识者少,不与俗物同条生。
波心蟠根五蹙缩,直气射日凌沧瀛。
斜拖玉杖乘风行,目击意会忘其形。
崧高仙人在何许,齐州九点烟空横。
长林云散月皎皎,密树露滴天冥冥。
乃知造物有深巧,笑谈彷佛成珠庭。
清香一吸九窍洁,饱德不使饥肠鸣。
窗间娟娟晓凝翠,耳畔蓛蔌寒流声。
我闻长生有奇术,便宜寡欲遗尘缨。
我婴旧感浪作赋,种鱼细事空传经。
何如白头梅子贞,饮芳嚼秀三千龄。
眇观寰海一杯小,半夜梦落青云城。
我言虽狂有至理,世人闻此猜而惊。
潘夫子,心和平,肤腴貌古神尤清。
逍遥谷中住未夕,药囊到处留馀馨。
潘夫子,不可轻。
江山一揽万里足,孰谓智者无完名。
一拳特立太古上,影落万丈之圆灵。
幽蒲叶绿弄晴旭,劲节默与吾心盟。
长飙卷沙云脚断,臞臞藓啬天无情。
孤花烨烨识者少,不与俗物同条生。
波心蟠根五蹙缩,直气射日凌沧瀛。
斜拖玉杖乘风行,目击意会忘其形。
崧高仙人在何许,齐州九点烟空横。
长林云散月皎皎,密树露滴天冥冥。
乃知造物有深巧,笑谈彷佛成珠庭。
清香一吸九窍洁,饱德不使饥肠鸣。
窗间娟娟晓凝翠,耳畔蓛蔌寒流声。
我闻长生有奇术,便宜寡欲遗尘缨。
我婴旧感浪作赋,种鱼细事空传经。
何如白头梅子贞,饮芳嚼秀三千龄。
眇观寰海一杯小,半夜梦落青云城。
我言虽狂有至理,世人闻此猜而惊。
潘夫子,心和平,肤腴貌古神尤清。
逍遥谷中住未夕,药囊到处留馀馨。
潘夫子,不可轻。
江山一揽万里足,孰谓智者无完名。
鉴赏
这首《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潘宅中菖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以“潘夫子”开篇,引出主人公,通过“辞雄成”、“好山入座双眸青”等句,展现了一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士形象。菖蒲作为诗中的主要描写对象,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气息,“一拳特立太古上,影落万丈之圆灵”,生动地描绘了菖蒲独立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菖蒲的绿叶在阳光下摇曳,与诗人的心灵默默相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
接着,诗人通过“长飙卷沙云脚断”、“孤花烨烨识者少”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菖蒲所在环境的静谧与独特,以及其不随波逐流的品质。菖蒲的根部盘曲,直气冲天,仿佛要与日月争辉,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诗人以“斜拖玉杖乘风行”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崧高仙人在何许”、“长林云散月皎皎”等诗句,将场景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暗示了自然之美与宇宙之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联系。通过“乃知造物有深巧,笑谈彷佛成珠庭”等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菖蒲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