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
出处:《赠杨幼于给谏》
清 · 钱澄之
杨子流三吴,烟尘罹家患。
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
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
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
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
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
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
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
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
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
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
鉴赏
此诗《赠杨幼于给谏》由清代诗人钱澄之作。诗中描绘了杨子在乱世中的英勇事迹与忠诚精神。
首句“杨子流三吴,烟尘罹家患”开篇即点明杨子所处的动荡时代背景,家国之患如烟尘般弥漫,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描述杨子为了国家利益,不畏艰险,渡海至福建,面对困难与挑战,他含泪接受了给谏的重任,展现了其深沉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进一步展现杨子的忠诚与坚韧。他带着皇帝的诏令前往荆南,尽管路途艰辛,衣履已破,但他的意志并未动摇。接下来“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一句表达了对局势变化的无奈与感慨,原本期待的和平之路,却因战事频仍而变得遥不可及。
“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表现了杨子的英勇与决心。他卷起衣袖,誓言坚守阵地,亲自穿上盔甲,准备迎战。接下来“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描绘了士兵们在杨子的带领下,勇敢冲锋,准备充分,展现了军队的团结与战斗力。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展示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杨子及其部下多次击退敌人,即使咬指以示决心,也未曾放弃对胜利的渴望。然而,“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揭示了战场上的另一面,守将的逃跑导致城池失守,保障工作交给了外来的官员,凸显了领导层的缺失与混乱。
最后,“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总结了杨子的非凡成就,表明即使是文人也能在乱世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执掌军权,守护国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杨子在乱世中的英勇、忠诚与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深情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