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出处:《抵丹阳闻南中有流言即返棹》
明 · 王世贞
幸不将身与念违,艖符转首便成归。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
江东尽有容人处,水石中间一钓矶。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
江东尽有容人处,水石中间一钓矶。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抵丹阳闻南中有流言即返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流言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幸不将身与念违”表明诗人庆幸自己没有被流言所左右,决定立即返回。接下来的“艖符转首便成归”形象地描绘了他迅速作出决断,如同船只调头般轻松离去。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两句,通过“紫衫”和“白简”这两个官场象征,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即使繁琐的公务在身,也并非全然错误。他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习惯于饮酒的陶醉,不为世俗热衷,心境平和,即使饮食简单也能自得其乐。
最后两句“江东尽有容人处,水石中间一钓矶”,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在江东广大的地方,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宁静之地,比如水边的钓台,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世贞在面对流言时的洒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