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全文

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

出处:《夜登近海楼
清 · 黄遵宪
曾非吾土一登楼,四野风酣万里秋。
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
昂头尚照秦时月,放眼犹疑禹画州。
回首宣南苏禄墓,记闻诸国赋共球。

鉴赏

此诗《夜登近海楼》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首联“曾非吾土一登楼,四野风酣万里秋”,开篇即以“非吾土”三字点明诗人虽身处异乡,却依然心系故土之情。接着“一登楼”引出登高望远的场景,四野的秋风吹得酣畅淋漓,万里江山尽收眼底,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壮丽的景象。

颔联“烂烂斗星长北指,滔滔海水竟西流”,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斗星似乎永远指向北方,海水则向东奔流不息,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循环,同时也隐喻着历史的长河与国家的命运。

颈联“昂头尚照秦时月,放眼犹疑禹画州”,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秦时的明月依旧照亮着大地,禹画的九州图景仿佛就在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辉煌文明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国家版图的自豪感。

尾联“回首宣南苏禄墓,记闻诸国赋共球”,诗人回望历史,提及宣南苏禄墓,苏禄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苏禄国王,其墓地在今菲律宾境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疆域的广阔认知。同时,“诸国赋共球”一句,表达了对世界大同、各国共享地球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开放包容的世界观。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也有对未来和平共处的憧憬,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