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益荡兀,短篷不当笠
出处:《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宋 · 楼钥
竹舆绕湖滨,宿露尚厌浥。
径到玉岑下,坐久客始集。
起穿灵石山,万松介而立。
梅天气清润,空翠行可挹。
古藤几百年,枝蔓两山及。
见说春暮时,花紫光熠熠。
直疑老潜虬,初起夜来蛰。
俯玩岁寒泉,齿冷不敢吸。
相将上龙泓,尘鞅谢羁絷。
洞有灵兽居,临深心岌岌。
鱼游明镜中,巨浪无三级。
寒苔载水去,万顷润原隰。
濛濛山雨来,归仆鸟飞急。
野兴殊未已,日昃不暇给。
冲泥上湖船,雨阵遽奔袭。
飘风将急点,回旋惊四入。
中流益荡兀,短篷不当笠。
停篙亦久之,怒势不少戢。
我徒方啸歌,弗为改豪习。
但耻瓶罍罄,莫问衣裳湿。
径到玉岑下,坐久客始集。
起穿灵石山,万松介而立。
梅天气清润,空翠行可挹。
古藤几百年,枝蔓两山及。
见说春暮时,花紫光熠熠。
直疑老潜虬,初起夜来蛰。
俯玩岁寒泉,齿冷不敢吸。
相将上龙泓,尘鞅谢羁絷。
洞有灵兽居,临深心岌岌。
鱼游明镜中,巨浪无三级。
寒苔载水去,万顷润原隰。
濛濛山雨来,归仆鸟飞急。
野兴殊未已,日昃不暇给。
冲泥上湖船,雨阵遽奔袭。
飘风将急点,回旋惊四入。
中流益荡兀,短篷不当笠。
停篙亦久之,怒势不少戢。
我徒方啸歌,弗为改豪习。
但耻瓶罍罄,莫问衣裳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的作品《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与友人游山归程中的经历。开头两句“竹舆绕湖滨,宿露尚厌浥”,写出清晨乘竹轿游湖,沿途露水湿润的情景。接着,“径到玉岑下”至“空翠行可挹”,描述了他们来到玉岑山,欣赏松树、梅香和古藤,感受到清新宁静的山林气息。
“见说春暮时,花紫光熠熠”预示着春天的盛景,而“直疑老潜虬,初起夜来蛰”则以龙蛇比喻生机勃发的景象。在山泉边,诗人“齿冷不敢吸”,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随后,他们冒雨登山,洞中有神秘的灵兽,清澈的龙泓映照着鱼儿,雨水滋润大地。
雨势渐大,诗人“野兴殊未已”,尽管风雨交加,仍兴致勃勃。然而,“雨阵遽奔袭”、“飘风将急点”描绘出雨势猛烈,湖面波涛汹涌。尽管环境恶劣,诗人“弗为改豪习”,坚持前行,只担心酒器空空,而不顾及衣裳湿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山的豪情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面对风雨的坚韧态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