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馀全文

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馀

出处:《次韵郑佥判 其五
宋 · 方岳
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馀
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
佛社独容陶令醉,帝城难作子公书。
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

注释

遂初:实现初心,指归隐田园的愿望。
左花右竹:形容田园环境的优美,有花有竹。
老我自麋鹿:形容作者向往的闲适、自然的生活状态。
蝍蛆: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
佛社:指佛寺,这里代指清净之地。
子公书:子公,指东汉隐士梁鸿,此处指清高孤傲的生活方式。
鸱夷:古代的皮囊,这里指随身携带的物品。
后车:古代贵族出行时后面的车辆,此处指随从。

翻译

十亩山间田园是我最初的梦想,左边种花右边种竹,一切简单纯粹。
我选择在阴凉处安度晚年,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谁会不愿意呢,即使生活艰辛也甘之如饴。
在佛社中只有陶渊明能让我沉醉,身处繁华帝都却难以效仿子公的清高生活。
漫步山林时,我不再携带诗卷,只让皮囊(鸱夷,古代盛酒或水的皮袋)跟随在后车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郑佥判(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书卷学问的淡然。

“十亩山园赋遂初,左花右竹了无馀。”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宁静自足的田园生活图景,十亩山园已经初具规模,左右两边种满了花和竹,显得十分丰盈而不失简洁。

“择阴老我自麋鹿,甘带何人不蝍蛆。”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安静的环境中度过晚年,就像麋鹿般自由自在。而“甘带何人不蝍蛆”则是在说,即使是简单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佛社独容陶令醉,帝城难作子公书。”这里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爱酒之士陶渊明(陶令)和政治家子产(子公),通过这两位人物的特点,来强调自己对待世事的态度。佛社是指僧侣聚集的地方,而帝城则代表着权力中心。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使是在最不受打扰的地方,也难以写出像子产那样的史书。

“行山且不携诗卷,只许鸱夷载后车。”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在山中漫步时,连诗卷都不带,只有鸱夷(一种古代的乐器)被允许放在后面的车上。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随性和不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学问以及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