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出处:《惆怅诗十二首 其十》
唐 · 王涣
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
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仙山目断无寻处,流水潺湲日渐西。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之情的古典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惆怅不已的情感。
"晨肇重来路已迷"一句,展现了诗人在清晨再次踏上往昔之路时的迷茫与困惑。这里的“路”既指具体的地理路径,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碧桃花谢武陵溪",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绘。碧桃花的谢去,不仅是春光易逝的写照,更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容易消逝的感慨。武陵溪作为一个地名,它在这里不仅是风景的背景,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仙山目断无寻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之物的无尽追寻与渴望。“仙山”通常象征着理想与向往之地,而“目断无寻处”,则表现出一种无法触及、难以企及的无奈。
"流水潺湲日渐西",最后一句通过流水的潺潺声响和太阳下沉的景象,强化了时间流逝与情感淡漠的氛围。这里的“流水”是变化无常的自然之声,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绪空间,反映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无法触及之物的无限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