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朝开三舍,精拣无遗篇
出处:《劝学次徐师川韵》
宋 · 释德洪
揭阳滨瘴海,苦雾搏蛮烟。
自古无衣冠,安得礼义传。
韩子见而叹,岂是终弃捐。
选士得赵德,讲学与周旋。
遂为乡里荣,士慕旧而先。
却后三十载,才者森排肩。
东瓯赘华夏,西汉为边沿。
民俗号殷富,亦有佳林泉。
黠者事商贩,朴者工力田。
自隋迄于唐,稍知慕华轩。
乃有欧阳生,粹然而出焉。
古文有师法,学问知渊源。
其后贤者至,杂遝盛中原。
至今号多士,富贵争熏天。
江南佳丽地,南昌富山川。
幽谷抱欧峰,西山秀气连。
地灵秘奇运,当有命世贤。
山辉玉韬石,水媚珠怀渊。
君看乌衣里,俊雅争清妍。
治朝开三舍,精拣无遗篇。
幸当勤灯火,无忘临简编。
会看起白屋,宁遭犯青钱。
大当到三事,小当步八砖。
赵德欧阳生,岂独令居前。
努力各自励,请视徐子言。
穷耕有恶岁,惰农无丰年。
言小可喻大,岁晏宜勉旃。
自古无衣冠,安得礼义传。
韩子见而叹,岂是终弃捐。
选士得赵德,讲学与周旋。
遂为乡里荣,士慕旧而先。
却后三十载,才者森排肩。
东瓯赘华夏,西汉为边沿。
民俗号殷富,亦有佳林泉。
黠者事商贩,朴者工力田。
自隋迄于唐,稍知慕华轩。
乃有欧阳生,粹然而出焉。
古文有师法,学问知渊源。
其后贤者至,杂遝盛中原。
至今号多士,富贵争熏天。
江南佳丽地,南昌富山川。
幽谷抱欧峰,西山秀气连。
地灵秘奇运,当有命世贤。
山辉玉韬石,水媚珠怀渊。
君看乌衣里,俊雅争清妍。
治朝开三舍,精拣无遗篇。
幸当勤灯火,无忘临简编。
会看起白屋,宁遭犯青钱。
大当到三事,小当步八砖。
赵德欧阳生,岂独令居前。
努力各自励,请视徐子言。
穷耕有恶岁,惰农无丰年。
言小可喻大,岁晏宜勉旃。
鉴赏
这首诗《劝学次徐师川韵》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描绘揭阳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以及对教育与人才培育的重视,展现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见解和对人才成长的期待。
诗中首先描述了揭阳地区地处偏远、环境恶劣的地理特征,“揭阳滨瘴海,苦雾搏蛮烟”,暗示了当地教育条件的艰苦。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缺乏礼仪教化的感慨,“自古无衣冠,安得礼义传”,并以韩愈为例,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韩子见而叹,岂是终弃捐”。随后,诗人赞扬了赵德在教育上的贡献,“选士得赵德,讲学与周旋”,并指出教育的传承使得乡里为之荣耀,激励士人学习。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提到从隋唐时期开始,该地区逐渐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涌现出如欧阳生这样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引领了学术风气的繁荣。诗人以此鼓励后世学者,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寄望于未来能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涌现。
最后,诗人以“大当到三事,小当步八砖”来比喻人才的成长路径,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发展,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他鼓励人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我,同时提醒要警惕懒惰带来的后果,强调了勤奋与教育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地理、人物的描绘,以及对教育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热切关注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