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丘墓无新旧,近海云山有古今
出处:《广州三首》
明 · 释函是
万里悲笳朔气深,故园摇落倍沾襟。
登楼漫拟刘琨啸,出郭谁为梁甫吟。
普天丘墓无新旧,近海云山有古今。
去国岂须怜郑谷,徘徊鸥鸟是知音。
登楼漫拟刘琨啸,出郭谁为梁甫吟。
普天丘墓无新旧,近海云山有古今。
去国岂须怜郑谷,徘徊鸥鸟是知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辽阔而寒冷的北方景象时的深切思乡之情。首句“万里悲笳朔气深”以悲笳和朔气渲染出一种苍凉与哀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远离故乡的孤独感。接着,“故园摇落倍沾襟”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秋天万物凋零之时,这种情感更为强烈,泪水不禁湿透衣襟。
“登楼漫拟刘琨啸”运用典故,刘琨在听到胡人入侵的消息后,慷慨激昂地长啸,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意志。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出郭谁为梁甫吟”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梁甫吟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的一首诗,常被用来表达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这里诗人似乎在说,谁能理解他心中的那份渴望和失落?
“普天丘墓无新旧,近海云山有古今”这两句诗,一方面强调了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延续,丘墓无论新旧都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起落;另一方面,海上的云山则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变迁,它们见证了世事的更迭。这两句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感慨。
最后,“去国岂须怜郑谷,徘徊鸥鸟是知音”表达了诗人虽然远离故国,但并不需要过分悲伤,因为自然界的鸥鸟成为了他的知音。这句话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暗示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对国家的忠诚、对时间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