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紫峰头别有春,百花开处接芳邻
出处:《赠李徵君》
明 · 成鹫
暮紫峰头别有春,百花开处接芳邻。
金鐏尽醉登龙客,世味宁消嚼蜡人。
竹杖看云容散诞,鬓毛添雪更精神。
愿君得似松间鹤,长伴閒僧作主宾。
金鐏尽醉登龙客,世味宁消嚼蜡人。
竹杖看云容散诞,鬓毛添雪更精神。
愿君得似松间鹤,长伴閒僧作主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首联“暮紫峰头别有春,百花开处接芳邻”以紫峰为背景,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仿佛在群山之中另有一片春天的世界,与百花盛开的景象相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金鐏尽醉登龙客,世味宁消嚼蜡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追求物质享受的“登龙客”与厌倦世俗生活、寻求精神满足的“嚼蜡人”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后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
颈联“竹杖看云容散诞,鬓毛添雪更精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情怀,通过描述诗人手持竹杖,悠然自得地观赏云卷云舒,即使鬓发如雪也显得精神焕发,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尾联“愿君得似松间鹤,长伴閒僧作主宾”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松间之鹤一样,自由自在,与闲僧相伴,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