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爱端溪紫,曾知绿玉无
出处:《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尽爱端溪紫,曾知绿玉无。
光分铜雀瓦,色映石家珠。
追琢凭君好,摩娑取自娱。
毋贻美人去,博得锦襜褕。
光分铜雀瓦,色映石家珠。
追琢凭君好,摩娑取自娱。
毋贻美人去,博得锦襜褕。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其一)》。诗中以绿端砚为载体,表达了对砚石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尽爱端溪紫”,诗人开篇即表达了对端砚的喜爱之情,端溪紫是指端砚产地端溪所产的砚石颜色,这里的“紫”不仅指颜色,也暗含了对砚石质地的赞美。接着“曾知绿玉无”,诗人进一步强调绿端砚的珍贵与独特,将绿端砚比作无价之宝——绿玉,突出了其价值和稀有性。
“光分铜雀瓦,色映石家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绿端砚的光泽与色彩与古代名胜铜雀台的瓦片和石家的珍珠相比较,以此来突出绿端砚的光彩照人和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砚石的美丽。
“追琢凭君好,摩挲取自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绿端砚的精心雕琢和把玩的喜悦。诗人希望绿端砚能被赏识者珍视,同时也享受着亲手雕琢和抚摸砚石带来的乐趣。
最后,“毋贻美人去,博得锦襜褕”两句,诗人以“美人”比喻赏砚之人,表达了对绿端砚的珍爱,希望它能被妥善保存,不致于轻易流失,同时通过“博得锦襜褕”这一比喻,暗示了绿端砚的价值堪比珍贵的衣物,强调了其珍贵性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绿端砚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砚石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