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出处:《昼寝上府公》
宋 · 刘敞
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
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
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
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
胡为乃自便,徐徐以于于。
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
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
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
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
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
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
胡为乃自便,徐徐以于于。
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
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
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昼寝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象的和谐交融。首句“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点明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漫长的白天里静卧,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接着,“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描绘了一幅清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窗户的虚无更增添了这份宁静的意境。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两句,诗人通过追忆古代圣贤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心境,仿佛整个世界在他眼中都变得不再重要。
接下来,“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转而描述了现实中的景象,春天到来,田野开始耕种,万物复苏。然而,诗人并未被这忙碌的景象所影响,反而在“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的社会现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他选择以轻松的态度参与农事,享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
最后,“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可能是指诗人对于政务的看法,他或许认为,作为官员,应该效仿贤能之士,勤勉治理,同时也要留有余地,避免过度劳累。全诗在“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中达到高潮,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认为即使处理文书工作,也并未感到疲惫。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则是诗人对自身或他人的一种反思,他认为,尽管生活已经如此美好,但仍需不断学习,克服愚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既贴近生活又不失高远追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