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已作东山兴,缓步何辞十里阡
出处:《次韵张君倚春郊且速东山之游》
宋 · 卫博
潋色岚光暖更妍,阴晴恰称养花天。
恼人春事浓于酒,得意莎茵软胜绵。
欲把风光供翰墨,直须杖屦蹑云烟。
知君已作东山兴,缓步何辞十里阡。
恼人春事浓于酒,得意莎茵软胜绵。
欲把风光供翰墨,直须杖屦蹑云烟。
知君已作东山兴,缓步何辞十里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潋色:形容水波荡漾、色彩斑斓的样子。岚光:山间的雾气和光影。
养花天:适合种植花草的好天气。
恼人春事:令人陶醉的春日景色。
莎茵:草地。
翰墨:书法和绘画。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东山兴:隐居山林的志向,出自《晋书·谢安传》。
十里阡:十里长的道路,形容路程遥远。
翻译
湖光山色温暖而明媚,阴晴交错正是养花的好时节。春天的美景比美酒还要醉人,绿草如茵柔软得胜过棉絮。
想要描绘这如画的风景供笔墨挥洒,就得杖藜漫步在云雾缭绕间。
我知道你已有隐居山林的雅兴,即使要走十里田间小路也毫无怨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潋色岚光暖更妍,阴晴恰称养花天"两句写出了春日温暖而适宜的气候,花朵在这样的天气中得到充分的滋润和照耀,显得格外娇美。"恼人春事浓于酒,得意莎茵软胜绵"则形容了春天的情趣和景色,如同醉人的美酒一般,使人陶醉,不禁对这柔和的草木生出了爱恋之情。
诗人接着表达了想要将眼前这些美好的风光用文字和画笔捕捉下来,"欲把风光供翰墨,直须杖屦蹑云烟"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创作的迫切愿望。"知君已作东山兴,缓步何辞十里阡"则是诗人鼓励朋友也去东山游玩,不必有什么犹豫,因为那里的美景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的邀游之请,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生活情趣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淡雅脱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