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乌长日不出飞,众雏反饲衔食归
出处:《听乌词为陈惟允赋》
元末明初 · 徐贲
乌乌乌,鸣相呼。
朝饲雏,暮饲雏。
昨日饲雏雏尚小,今日雏飞乌已老。
老乌长日不出飞,众雏反饲衔食归。
飞飞不离君家屋,夜后还来屋头宿。
屋中主人千万情,见乌得饲不敢惊。
愿归见亲学乌饲,轩不名乌人不愧。
朝饲雏,暮饲雏。
昨日饲雏雏尚小,今日雏飞乌已老。
老乌长日不出飞,众雏反饲衔食归。
飞飞不离君家屋,夜后还来屋头宿。
屋中主人千万情,见乌得饲不敢惊。
愿归见亲学乌饲,轩不名乌人不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乌鸦家庭生活图景。"乌乌乌,鸣相呼"以拟声词开头,形象地展现了乌鸦的叫声,它们成群结队,互相呼唤。乌鸦早晚辛勤地喂养雏鸟,寓意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付出。诗人通过对比昨日雏鸟的幼小与今日乌鸦的老去,表达了时光荏苒的感慨。
"老乌长日不出飞,众雏反饲衔食归"描绘了乌鸦年老不再飞翔,而由雏鸟反过来喂养的情景,体现了亲情的轮回和生命的延续。乌鸦忠诚地守在屋檐下,夜晚仍回巢栖息,主人深感其情,"屋中主人千万情,见乌得饲不敢惊",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最后两句"愿归见亲学乌饲,轩不名乌人不愧",诗人寓言般地希望人们能从乌鸦身上学到无私的母爱精神,即使身份卑微也无愧于心。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徐贲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