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出处:《登总持寺浮图》
唐 · 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总持寺:在长安城中。浮图:塔。
跻:登。
宝塔: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序》:“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二”塔,即浮图、地图,梵名率堵坡,又作塔婆、兜婆。
京华:繁华京都。
京都,繁华之最,故称京华。
渭川:渭水、渭河。
上苑:帝王玩赏游猎之园林。
四门:四方之门。
帝宅:犹皇都、帝城,在此指长安。
阡()陌:田间道,此泛指道路。
累劫:屡次经劫。
佛家以世界生灭一次为一劫。
初地:佛家术语。
菩萨至佛果五十二阶段中十地之第一地,亦称欢喜地。
功德:佛家对一切善事、善举统称为“功德”,即功业德行。
弥益:愈益。
道心:向道之心。
坐觉:自然感到。
诸天:众天神之简称。
翻译
登上宝塔站在半空,一眼望尽了繁华的京都。竹林环绕着渭水河,山峰连接着帝王园林。
四方耸立着皇室的豪宅,道路两旁坐落着人家。
屡次经劫从初地开始,回忆儿童聚沙造佛塔。
菩萨初窥心性,功德现前,进而更加精进。
在高塔上觉得与上天亲近,四处飘香散花尽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远望京城风光的美丽景象。"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一句,以宝塔为高点,俯瞰整个京城,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辽阔。接着,"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两句,则细腻地勾勒出竹林环绕的水流和连绵不绝的山势,营造了一种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意境。
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眼前的美景,也透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沉思。"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一句,则是从宏伟的宫殿到普通百姓的居所,都在诗人的视野之内,这种高低对比,映射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追思与留恋。"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则是说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可以增长自己的道德修养,增进内在的精神世界。
最后两句"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坐在高处,感觉到与天界相通,同时感受到空中的清香和飘落的花瓣,这一切都在传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凡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思想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