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简政岂在事,养源无他心全文

简政岂在事,养源无他心

出处:《简政堂
宋 · 黄裳
简政岂在事,养源无他心
持守得纲领,施设从胸襟。
虚静古意远,平易人情深。
光景尘不染,悉付公馀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的《简政堂》。诗中以“简政”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治理的深刻见解和理想追求。

首句“简政岂在事,养源无他心”,开篇即点明了主旨,认为政治治理的关键不在于繁琐的事务处理,而在于培养和滋养治理的源头——人民的心灵。这体现了作者对政治治理的高瞻远瞩,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接着,“持守得纲领,施设从胸襟”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持守纲领,意味着坚守原则和底线;施设从胸襟,则强调了政策制定应出自真心,体现执政者的胸怀与情感。这两句揭示了政治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

“虚静古意远,平易人情深”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虚静,意味着政治家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远离世俗的纷扰;古意远,是指要借鉴历史智慧,以长远的眼光指导治理。平易,指的是政策应贴近民众,易于理解与执行;人情深,则强调了政治治理应关注民生,体恤民情。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光景尘不染,悉付公馀吟”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治理成果的期待。光景,象征着政治治理带来的美好景象;尘不染,比喻政治环境的清廉与纯洁;悉付公馀吟,则意味着将治理的成就和经验融入日常的吟诵之中,与人民共享。这两句既是对理想政治的展望,也是对自身政绩的自信与自豪。

综上所述,这首《简政堂》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政治治理的本质与方法,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