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云生屋脊,攲枕看培塿
出处:《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宋 · 陈与义
微云生屋脊,攲枕看培塿。
崔嵬乱一瞬,泰华入搔首。
须臾万银竹,壮观惊户牖。
摧击竟自碎,映空白烟走。
馀飙送未了,日色在井口。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商量细细融,未觉经旬久。
谁能料天工,办此颖脱手。
一凉满天地,平分到庭柳。
叶端啸馀风,送我一杯酒。
画屏题细字,尽记同来友。
俗眼之所遗,此事当不朽。
崔嵬乱一瞬,泰华入搔首。
须臾万银竹,壮观惊户牖。
摧击竟自碎,映空白烟走。
馀飙送未了,日色在井口。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商量细细融,未觉经旬久。
谁能料天工,办此颖脱手。
一凉满天地,平分到庭柳。
叶端啸馀风,送我一杯酒。
画屏题细字,尽记同来友。
俗眼之所遗,此事当不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微云:淡淡的云彩。屋脊:屋顶。
攲枕:斜倚枕头。
培塿:起伏的小山丘。
崔嵬:巍峨。
泰华:泰华山。
银竹:银色的竹子。
户牖:门窗。
摧击:打击。
映空:化作白烟消散。
馀飙:余风。
井口:阳光洒在井口。
三寸雪:薄雪。
经旬:十多天。
天工:大自然的巧手。
颖脱手:轻易创造。
一凉:凉意。
庭柳:庭院的柳树。
叶端:柳叶间。
啸:风声。
画屏:画屏。
细字:细小的文字。
俗眼:凡人的眼光。
不朽:流传不朽。
翻译
淡淡的云彩飘过屋顶,我斜倚枕头欣赏着起伏的小山丘。巍峨的山峰转眼即逝,泰华山仿佛在挠头思索。
瞬间万根银色的竹子涌现,壮丽景象让门窗都为之惊叹。
它们承受不住打击,纷纷破碎,化作白烟消散。
余风未尽,阳光洒在井口,仿佛时间静止。
去年冬天的薄雪,与寒冷的阳光相伴,已过去十多天。
缓缓融化,我们并未察觉已经过了这么久。
谁能想到大自然的巧手,能如此轻易地创造出这一切。
凉意弥漫天地,均匀地洒在庭院的柳树间。
柳叶间回荡着风声,仿佛在为我斟上一杯酒。
画屏上题写着细小的文字,记录着一同来的朋友。
这些被凡人忽视的事物,却定会永载史册,流传不朽。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陈与义在浴室观雨时的独特感受,以"走"字为韵脚。他通过观察屋檐上的微云和屋脊,联想到山岳崔嵬的景象,泰华山仿佛在眼前晃动。接着,他细致地描绘了雨滴如万根银竹般落下,壮观的景象透过窗户映入眼帘,瞬间破碎又随风飘散。雨势虽大,但阳光依然穿透云层,洒在井口。
诗人感叹自然的神奇,一场冬雪经过多日缓缓融化,寻常人可能忽视的细微变化,在他看来却富有诗意。他想象着凉意漫溢天地,柳树也感受到这份清凉,似乎在叶端吹奏乐曲,仿佛为他斟上一杯酒。他还提到了画屏上题写的细字,记录下与朋友共度的时光,这些被世俗忽略的美好,他认为将永载史册。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知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平凡事物中蕴含深远意义的深刻洞察。